原创:突破科研的围城-从专利律师的视角看高校知识产权管理
来源:力久律所  |  发布时间:2012-11-12  |  浏览次数:2336次   |  作者: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在我国高校常见一座“科研围城”:“城里”层出不穷的科研成果,想要走到城外实现成果转化,可80%至90%的研究成果无法实现转化;“城外”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对各种新技术求贤若渴,却“求知”无门。

  由于这种围城事实,近年来依托大学设立并培育了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即很多大学都建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而且被评为示范机构的也有几十家。但是,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机构转化科技成果的效果不佳,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没有建立专业化的科技转移机构

  目前大多数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属于高校的附属部门,通常由2到3名人员进行日常的管理。主要起到为汇集本校技术以及专利信息的作用,不能提供高水平的增值和转化服务。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拿美国康奈尔大学与中国国内一所著名高校做一个对比,美国康奈尔大学每年大约有300件“发明披露”,其中经过评估有一半左右会申请专利,即约有150件专利申请,康奈尔大学的技术转移中心有大约30人负责专利申请和许可转让转化工作,其中大约有20人是具有技术背景、法律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相应的,我国该著名高校每年发明专利的申请量为300件,但仅有两名行政工作人员负责专利的申请和转让工作。

  二、科技成果的产出和成果的转化脱节

  在我国高校,往往是科技成果产生了,才申请专利,申请专利以后,再等待机会转化。但是因为专利申请没有周密策划,对成果的保护不全面,转化起来自然很困难。比较好的方法是,发明的想法一产生,科研人员就和职业的技术转化工作人员紧密结合,技术转化工作人员在立项前期就介入进来做大量的工作,科研人员和技术转化人员一同将有市场前景的专利培育出来。

  三、专利的质量不高,降低了技术的潜在价值

  由于没有一个体系化的成果转化模式,许多高校的发明人不得不自行开展技术转移工作,从科研工作到专利申请书的撰写一直到技术许可谈判。由于发表科研论文和申请专利的要求完全不同,发明人通常不清楚如何准备足够的材料以获得更大的专利权利要求范围,或如何撰写一份公开充分的专利申请文件。因此他们申请的专利,通常权利要求范围很窄,专利文本的撰写也并非以支持诉讼为目的。因此这样的专利基本上都毫无价值。

  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将大量沉睡的成果从围城之中突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有三个关键的战役需要打好。

  第一、针对科研成果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这需要科研工作者与专利律师紧密的配合,寻求尽可能更大的保护范围,如果我们的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扩大到竞争对手找不到可以绕开的方式。那么,就将大大提升专利转移的潜在价值。

  第二、对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布局应当具有国际市场的眼光。对于具有国际市场价值的技术,如果仅仅局限申请中国的专利,就等于把国外的市场白白丢掉。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和对专利的评估,对有国际市场前景的发明创造申请其他国家的专利,再将专利权许可给有能力在该国市场实施其专利的公司,通过国外市场盈利,反哺于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

  大约是两年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通过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将一种蛋白抗肿瘤的药物的发明申请了30多个国家的专利,通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运作和谈判,最终将美国和欧洲的专利许可给了跨国医药企业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制药公司,合同金额高达6000万美元,外加销售额提成。

  无疑地,在国内,已经有了向外输出专利技术盈利的开路人,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国内还会有更多的先进的技术通过这条路打开国际的市场。

  第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永远不要让科学家和教授坐在谈判桌前。”借助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这句名言,让专业的知识产权转移人员代替科学家和教授进行技术转移。

  由于我国高校缺乏专业化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多数发明人只能主要靠自己管专利、谈交易,大量专利的价值被低估。

  同样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2007年,中科院的一位科学家在植物抗虫性研究上有了突破性进展并申请了专利,投资人有意出资与其所在的研究所成立新公司。但这项成果值多少钱,科学家心里没谱。这也是科学家们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专业的知识产权转移人员的谈判,将该技术的亚洲地区专利权,作价约1400万元入股成立新公司。同时,将该技术在亚洲以外地区专利使用权许可给一家世界知名农业生物技术企业,合同金额1000多万美元外加销售额提成。使得此项专利许可单是合同金额就比科学家原先预计的提高了10倍以上。

  对高校的知识产权工作,我们认为,目标应该是优质成果的优质转化,实现科研围城的突围。具体的,专业的知识产权转化人员从专利申请开始介入,通过对发明的专利性和商业价值评估、培育以及专利申请的全过程管理,为发明人的发明创造获得高质量专利直至找市场、实现专利的许可转让。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机构负责中间全部商业过程,包括鉴别、培养、保护、转化有价值的专利,而发明人要做的事变得简单,有发明想法和研究结果后,只需填写“发明披露表”,无需再为写专利、答复专利审查意见、进行合同商业和法律条款谈判而烦恼。

  通过借鉴国外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办公室和国内先进同行的专业化模式,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帮助各类有商业价值的科研成果跳出论文集,申请高质量的专利,实现许可转让,拥有知识产权应有的商业价值。(撰稿人: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樊岑遥)

联系我们

-

电话:028-62011009 / 19130655017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长华路19号万科汇智中心11楼1115号
邮箱:lijiu@sclijiu.com
扫描识别二维码联系我们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