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跻身全国首批“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城市
来源:力久律所  |  发布时间:2012-12-03  |  浏览次数:2031次   |  作者:成都知识产权信息平台

    以天府新区为重点区域 我市重大招商项目将启动知识产权审查制度

    今年1—10月我市企业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70.5%

    在国家布局的国家专利数据中心、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的“三位一体”创新网络中,将有成都声音。在继我市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之后,昨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予成都全国首批“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牌匾,由此我市成为全国29个知识产权前沿城市之一。

    据悉,成都将获得同步共享国家平台每年数百万新增专利查新检索应用的“绿色通道”,并获得一揽子国家知识产权给予产业、企业的创新服务。

    成都企业共享国家全领域数据库资源

    “从国家层面来讲,国家专利数据中心、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的‘三位一体’体系,能通过创新资源整合达到信息资源共享,成都实至名归地成为‘首批’中心城市。”昨日,就入选“中心城市”对地方发展的推动意义,专程来蓉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自动化部副部长蒋彤举了个例子,“全球每年会新增约400万件授权专利,而在国家搭建的‘全领域数据库’里,几乎80%比例的专利信息均可从中获悉,入选城市区域内的企业均可共享此资源。”

    对于成都知识产权创新环境,蒋彤分析,成都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与地方经济产业结合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很多全国推广的知识产权服务模式,都是来自成都的成果,而以天府新区建设为例,在城市未来发展中,成都也将知识产权的创新,纳入了整体规划协同,真正融入了经济发展。”

    入驻天府新区重大招商项目先过审查关

    据悉,为推进科技与投资促进的结合,近日,市投促委、市科技局联合发文,共同建立新引进工业项目技术先进性评价合作机制。据悉,该合作机制将以天府新区为重点区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要方向,发挥科技对投资促进的决策咨询作用。

    在合作机制的具体内容上,以天府新区为重点区域,我市将建立项目引进技术先进性评估制度,主要评估包括自主创新、技术研发的实力与技术成果管理运用的能力等在内的项目投资主体的技术能力,以及项目技术的先进性。

    同时,我市还将建立重大招商项目知识产权审查制度,主要审查包括专利的独占性与预警风险、核心专利与专利布局等在内投资主体和项目的专利状况。针对项目技术的先进性与知识产权创新性,市科技局将对其进行“技术先进”或“技术一般”或“技术落后”三种情况评价,以此作为项目准入“门槛”。

    今年前10个月我市专利申请量同比大增

    据悉,今年1-10月,我市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418件,同比增长59.9%,企业专利申请量为23526件,同比增长70.5%。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市PCT国际专利申请为50件。结合我市“知识产权助推产业倍增计划”,我市眼下已建立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3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数据库及中药、血液制品、高分子材料3个地方特色产业数据库,为本市46家重点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安装专题专利数据库,“仅生物医药专利数据库,眼下登录系统人次就达到5.3万,专利数据检索人次近30万。”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丁小斌分析。

    “结合‘知识产权助推产业倍增计划’,我市知识产权创新工作服务经济与产业的能力,会逐步增强。”丁小斌告诉记者,近期,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完成了《中药行业专利状况调查研究》、《轨道交通产业专利状况研究》、《成都市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专利状况分析研究》等行业的性分析研究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针对全市重点企业,启动了有针对性的企业上市风险评估、产品市场预警、竞争对手分析、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等工作,从而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能力。

联系我们

-

电话:028-62011009 / 19130655017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长华路19号万科汇智中心11楼1115号
邮箱:lijiu@sclijiu.com
扫描识别二维码联系我们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