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细心护士成发明家 10项发明获国家专利
来源:力久律所  |  发布时间:2013-05-15  |  浏览次数:2015次   |  作者:襄阳日报
摘 要    一提起医疗行业的科研新技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医生。但在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护士曹军蓉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获得了1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成为一个发明高手。
  曹军蓉从事护理工作已有15年。神经外科病房,她有个外号叫“曹奶奶”,“因为我啰嗦,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我见人就讲;哪个病人有特殊情况、特殊要求,我就留纸条;看见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我就说。”

  除了对工作认真负责外,曹军蓉在科研上也是有心人。2008年一次抢救,曹军蓉观察到置有口咽通气道的病人发生呼吸骤停,血氧饱和度、心率下降时,立即用呼吸机对准口咽通气道口通气,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马上接近正常范围。

  “如果有一种可以与呼吸机口对接的口咽通气道工具,护士不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为病人建立有效的通气吗?”这一想法得到麻醉科主任李明强的支持。曹军蓉通过查资料、勤实践,用3年的时间掌握了喉罩置入技术,并于2011年首次成功用于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

  2012年,曹军蓉申报了该院神经外科有史以来由护士申报的第一项新业务新技术——“喉罩置入技术”。

  在给病人做口腔护理中,曹军蓉发现,用棉球给那些清醒但又不能自理的病人做口腔护理,病人难受且洗不干净。她开动脑筋,自行设计了一款卧床病人漱口杯。最终这项设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卧床病人泡脚桶,是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产生的。”曹军蓉说,使用普通盆子为卧床病人泡脚,病人双腿必须屈膝才能让双脚放到盆内,水还容易泼洒到床上,而卧床病人,尤其是瘫痪的病人需要有人帮助维持双腿弯曲,特别是处于昏迷状态和双下肢僵直的病人无法使用普通盆子泡脚,这不利于病人的卫生及康复。

  经过反复斟酌,曹军蓉设计了一款可供卧床病人泡手泡脚的桶,顺利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后来的工作中,她又先后获得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联系我们

-

电话:028-62011009 / 19130655017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长华路19号万科汇智中心11楼1115号
邮箱:lijiu@sclijiu.com
扫描识别二维码联系我们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