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停车库,目前居世界先进水平。”潍坊大洋自动泊车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大洋泊车),总经理李天童介绍,6层、15层、35层这3个台阶就是企业近10年来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家用轿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停车位紧张成为城市的一大难题。1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天童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咨询,他发现国内在这一领域尚无自主知识产权,于是便通过专利代理机构,花费资金获得了国外企业相关专利的许可,开始生产立体车库,迈出了立体车库生产的第一步。
但是,采用进口技术最多只能将电梯生产到6层高度,并且在技术细节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故障率比较高。于是,爱动脑筋的李天童集中了一批技术研发人员,开始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展自主创新。没有图纸,没有资料,他们就自己画,自己做模型,进行研究设计。经过艰苦的摸索和实践,他们终于在技术上有了新的思路与突破。2008年,他们第一次用自己的技术生产出15层的液压式立体车库,迈进了立体车库技术的世界前列。同时,由于车库的安全、速度、操控性的提高,其市场也被看好。
但是,李天童并没有满足,他继续组织力量不断改进技术,从主要核心技术到生产工艺,不但全部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产品性能也获得了飞跃和提升。截至目前,企业已提交专利申请100余件,获得授权77件,其中发明专利23件,许多发明专利居世界领先水平,并且还有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原先曾经被大洋泊车引进专利的那家公司,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发出书面信函,希望获得大洋泊车的专利许可。
“从引进技术到输出技术,专利使我们迈出了领先的步伐。”在李天童看来,这个质的飞跃,来自专利构筑的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企业立足、参与市场竞争、获得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
近年来,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大洋泊车的立体车库已经在北京等许多大中城市得到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压传动系统,不仅可以使车库向高层延伸,而且更加安全和容易实现精确控制、节约电能,符合安全、环保、高效的现代产业化要求。
“停一次或取一次车的成本只需要6分钱。”李天童介绍,公司如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车库已经发展到6大品种十几个系列,不仅可以生产标准尺寸的车库,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生产加大尺寸的车库,以满足越野车等车辆的特殊需求。
“企业的发展和效益,就是建立在专利基础上的。”李天童表示,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在这样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连年向好。2011年,企业年销售收入为2亿元,2012年达4亿元,2013年预计将超过8亿元。
如今,大洋泊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线已经落成,年生产能力将达6万个车位,可以极大地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随着自主知识产权智能车库的逐步普及,我们将步入智能停车时代。”李天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