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智慧知识的结晶,
在历史长河中或静默或闪耀。
我们每一个人,
都是知识新疆域的开拓者和捍卫者。
爱书、读书,
仰星空之浩瀚,踏长路之漫漫。
4·26——世界知识产权日,
我们动身在此处。
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推荐2019知识产权最新书单(上)
1
《专利代理流程实务指南》
作者:北京市专利代理师协会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组织编写
李钟主编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6130-8
定价:80.00元
本书讲解了专利代理流程基础知识,中国专利申请流程,PCT专利申请流程,中国专利无效流程,向国外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提交专利申请流程等内容,全面呈现专利代理业务中的主要流程操作内容。本书以能指导读者进行实际流程操作为基本原则,从具体流程操作角度出发,重点对专利代理流程的基本操作和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书的读者范围广泛,专利申请人、专利代理师、专利审查员及相关工作人员都可参考本书。
2
《美国337调查——中国企业应对之路(2010—2016年)》
作者: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5873-5
定价:118.00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中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企业逐渐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矛头所向,针对中国企业发起的337调查愈演愈烈,337调查也成为中国企业之痛。本书介绍了337调查的基本程序,并首次整理了2010—2016年对中国企业提起337调查的案例,分析调查发展趋势。本书结合行业背景、程序特点、市场影响等因素,筛选出35件典型案例,系统梳理案件调查过程中各方当事人的应对策略和抗辩理由,调查案件前后涉诉企业或行业的发展状况,从而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希望提高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应对和利用337调查的能力和水平。
3
《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基于尼斯分类第十一版(2019文本)》
作者: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6159-9
定价:80.00元
本书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9年1月1日正式使用的《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第十一版(2019文本)为基础,对2018年制定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作了重要调整,形成本书。本次调整涉及类别标题、注释、类似群名称和类似关系、商品和服务项目名称等六百余处。本书可作为商标审查人员、商标代理人和商标注册申请人等相关机构和个人参考用书。
4
《美国技术转移立法的考察和启示——以美国<拜杜法>和<史蒂文森法>为视角》
作者:唐素琴 周轶男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5868-1
定价:69.00元
本书主要考察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财政资助知识产权归属及成果转化中具有突破性的两部法律,即1980年美国《拜杜法》和《史蒂文森—怀特勒技术创新法》的立法背景、立法争议及主要内容,挖掘其立法背后的动机和法律之间的衔接关系,并与我国相关立法进行比较分析,为深入思考我国财政资助科技成果的权属及转化,特别是对完善我国科技研发机构成果转化制度提供有益的域外参考。
5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适用》
作者:董晓敏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 978-7-5130-6028-8
定价:30.00元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较多,也引发了较大争议。本书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有损害即有救济”的误区、过于宽松的兜底保护观念以及对不正当性的论述缺乏实质性考量因素等问题,借鉴侵权责任法中对于权利和权益区分保护的理论,结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对一般条款的适用进行了具体化研究。对于与知识产权相关权益有关的纠纷,本书强调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不能对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提供与知识产权法同等的保护;对于其他与知识产权权益保护无关、纯粹涉及行为正当性判断的纠纷,如网络新型不正当竞争纠纷,本书提出建立若干因素组成的“动态系统”综合评估判断。
本书适用于知识产权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者、法官、律师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6
《制度边界:知识产权与创新实践》
作者:何隽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 978-7-5130-6059-2
定价:58.00元
理性认识知识产权的制度边界对于在创新活动中有效行使和保护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从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创意产业、娱乐产业、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角度展开,重点分析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系统阐释知识产权制度如何发挥激励创新的作用,同时,通过最新案例揭示知识产权在个案裁判中的权利边界。可作为知识产权政策研究人员、知识产权从业者、知识产权专业师生参考用书。
7
《专利申请实务》
作者:梁萍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5930-5
出版日期:2019年6月25日
定价:58.00元
本书是一部介绍专利申请程序和手续的实用工具类图书,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专利申请的程序和手续,包含专利申请的程序和手续、涉外专利申请、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要求、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实例;专利审查、申请文件修改及审查意见答复,包括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申请文件修改、审查意见答复;专利复审;专利无效宣告。本书可作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以及知识产权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参考用书。
8
《知识产权法律应用研究》
作者:隋洪明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6122-3
出版日期:2019年4月25日
定价:78.00元
本书系统全面地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四个方面出发,按照理论—原理—问题—对策的路径,将知识产权领域的相关理论、原理与所涉及的实务工作、案例相结合,致力于解决企业和知识产权法律工作者遇到的难题。运用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实务问题的可操作性,寻求符合知识产权内在本质的特有规律,提供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思路,旨在为有志于从事知识产权法律事务的学子和实务工作者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启迪,为知识产权法律的实施与应用提供借鉴与方法。
9
《通信领域专利运营研究——以大数据为视角》
作者:崔国振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5673-1
定价:65.00元
在专利制度设计中,专利运营是创新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专利运营在我国迅速开展并初见成效。通过专利运营以实现知识产权价值,不仅是市场主体经营管理的目标,也是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本书运用大数据对2014—2016年通信领域的专利运营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以专利转让、专利许可、专利质押、专利无效为核心,对通信领域专利运营的整体概况、重点技术领域、运营专利质量、典型企业进行深入挖掘,以期对我国专利通信领域专利运营提供数据支持。
10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作者:李西良、田力普、赵红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 :978-7-5130-5745-5
定价:58.00元
本书集成了作者多年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经验,运用了大量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中的工具和方法,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领域开展了诸多创新研究。首次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指数模型和评价体系,集成过程方法和PDCA戴明循环理论,阐释了搭建以“PDCA”为内核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创新路径和方法。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评价领域,首创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成熟度模型(IP-3M)和综合评价方法。用实证方法集中、深入地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成熟度,为企业在新时代构建简洁、高效、风险可控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以及持续改进提供了具体方法和优化对策。
本书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研究,对于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知识产权强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开展国家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等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11
《知识产权调查引致的贸易壁垒:形成机制、效应及预警机制研究》
作者:代中强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 :978-7-5130-5754-7
定价:69.00元
本书从经济学、法学和国际政治学等多维视角出发,在对美国发起知识产权调查的历史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影响知识产权启动及案例判决的主要因素,系统分析知识产权调查产生的贸易限制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跨越知识产权壁垒的预警及应对机制。具体来说,要达到以下四个目标:其一,利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知识产权调查案件资料,采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影响知识产权调查频数的关键因素,以判断美国发起知识产权调查的真实动机;其二,根据已经结案的样本资料,利用实证模型考察影响案件判决的关键因素;其三,以反事实模拟分析为工具,详细探讨知识产权调查产生的贸易抑制效用;其四,提出我国跨越知识产权调查的预警及应对机制。
12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作者:张元光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5513-0
定价:35.00元
在知识产权侵权民事诉讼中,侵权行为的认定与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是原被告双方争议的两大焦点问题。我国司法实践中,比较注重侵权行为的认定,但往往对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理由论述不够,给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本书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对补偿性赔偿和惩罚性赔偿的司法适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以期对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13
《遗传资源国际法问题研究》
作者:张小勇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4730-2
定价:78.00元
本书主要介绍、分析和探讨了与植物遗传资源相关的国际法律问题,对《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生物多样性公约》《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以及《名古屋议定书》的缔结背景、核心制度以及实施状况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解析。
14
《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害知识产权之责任制度研究》
作者:刘庆辉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5805-6
定价:38.00元
全文分为前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包括六章。第一章概括我国目前的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害知识产权之责任制度的立法及司法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第二章提出完善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害知识产权之责任制度的路径,并论证由教唆侵权责任、帮助侵权责任和替代责任组成的三元责任制度的合理性。第三、四、五章分别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教唆侵权责任、帮助侵权责任和替代责任的法律构成和司法认定进行阐述。第六章分析我国“避风港”规则的问题,并针对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各自的特点,讨论如何构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避风港”规则。该文重点研究和论证了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害知识产权之责任的类型化和体系化构建的问题,并提出了立法和司法建议,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实践意义。
15
《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
作者:王洪友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4175
定价:58.00元
本书是一部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强化知识产权法学理论服务于知识产权实务为指导思想而撰写的法学教材。全书共分五编,分别是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概述、著作权法理论与实务、专利法理论与实务、商标法理论与实务和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理论与实务。第一编阐述了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和知识产权实务的内涵与外延,为后面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第二编以著作权法律关系为中心,分别阐述了著作权法律关系的要素、著作权许可与权利移转、邻接权、著作权的限制、著作权侵权的法律救济与抗辩实务;第三编以专利权的获取-利用-救济为主线,阐述了专利权法律关系的要素、专利申请与检索实务、专利许可与权利移转、专利侵权救济与抗辩实务等内容;第四编结合我国2013年新修订的商标法,阐述了商标注册、商标异议与无效宣告、商标许可使用与移转、商标侵权救济与抗辩实务等内容;最后一编简要介绍了实践中常见的其他知识产权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商业秘密权、商号权以及相关的法律保护制度。全书章节安排以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学理论体系为主线,具体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遵循学习认知规律,力图体现易学、易记、易用三原则。
16
《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通关秘笈》
作者:杨敏锋 编写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4922-1 /978-7-5130-4921-4
定价:159.6元/套
本书是针对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科目——专利法律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所编写的通关秘笈。本书将真题放在相关考点之后,通过此种方式使得考生对每个考点的考查频率和考查方式一目了然。考生在做题的同时也容易返回教材正文温习考点内容,加深印象。所有的真题都采用新法进行解析,并且在解析的过程中,对法律进行了易于考生理解的阐述,便于考生理解出题者的意图,降低记忆难度。此外,本书注重法律的与时俱进并针对2017年的真题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在解析过程中还对一些相近的知识点进行了串讲,帮助考生充分深入地掌握考点,为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7
《捍卫智慧 智见未来——广州知识产权大律师经典之作》
作者:广州市律师协会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5607-6
定价:54.00元
本书是广州市律师协会于2017年年底评选的10位知识产权大律师以及10位提名律师对实务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升华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对知识产权领域内20个典型、复杂、鲜活案件进行了详尽分析。这种详尽深入的阐述, 既体现出了律师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从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了我国的知识产权司法实践状况。本书既可作为知识产权管理者、研究者、学习者的一手参考、研究资料, 也可作为知识产权实务工作者的实务操作指引。
18
《软件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技术与方法》
作者:刘玉琴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5289-4
定价:48.00元
撰写一本计算机软件领域司法鉴定技术和方法性的书籍,涉及法律和技术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是一件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司法鉴定案件复杂多样,单单一本书无法解决其中的诸多细节问题。作者在安排本书内容时,考虑到本书可能的读者群体:法官、检察官,知识产权律师,以及大量的软件企业,甚至是从事软件开发的个人。每个群体关注的内容各有侧重。法官、检察官、知识产权律师,侧重于技术问题;软件企业和从事软件开发的个人,侧重于法律问题;案例则是各类读者群体共同关注的内容。因此,作者将本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法律篇、技术篇、案例篇和问题对策篇。
来源:来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