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奋斗方向。
知识产权工作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知识产权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知识产权战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面对新科技、新业态、新产业和新的国内外形势,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快提升政府在知识产权的治理理念、治理政策措施、治理制度和治理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关于治理理念方面,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对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能够进行前瞻性分析和思考,对新现象能够进行预见,对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能够进行理论升华,从而指导和引领知识产权及相应市场主体创新和发展。在治理政策措施方面,政府需集中资源优势,针对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痛点”和“堵点”,通过战略、规划、意见、方案、项目等形式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进行谋划。关于治理制度,政府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功能,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激励人们从事新产品、新技术、新知识研究的知识产权规范和政策体系,促进知识产权合理配置,确保知识财富不断涌现。在治理组织方面,政府要通过对自身组织结构、组织方式、组织规模等创新和完善,适应知识产权新需要,引导市场主体和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组织管理创新,促进知识产权与科技和产业有机融合。
知识产权工作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还需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知识产权领域建设好有效市场。有效的知识产权领域市场是市场体系良性互动、整体功能有效发挥的市场,是能够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主体的市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领域有效市场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知识产权市场基础性制度进一步健全,极大调动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有力发挥了知识产权激励创新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同时要看到,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知识产权有效市场建设还存在巨大空间。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